首页

踩踏之家视频大全

时间:2025-05-29 18:19:40 作者:天问二号任务为何探访这两颗星? 浏览量:95177

  中新网西昌5月29日电 题:天问二号任务为何探访这两颗星?

  记者 马帅莎

  5月29日,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,就此开启其漫长的星际之旅。它将飞往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、取样并返回地球,随后再前往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。

天问二号任务发射圆满成功。白国龙 摄

  天问二号任务为何要探访这两颗星?在漫天星辰中,它们是如何“万里挑一”被选中的?天问二号任务将对这两颗小天体开展哪些探测?此次任务有关专家日前接受媒体采访作出解答。

  人类为什么要探测小行星?

  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苏彦介绍,小行星的形成可追溯到太阳系早期,它不像地球那样经历过物理或化学上的巨大改变,因而保持了原始状态和成分组成,被称为宇宙的“活化石”或“时间胶囊”,对于研究太阳系早期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科研价值。

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认为,小行星探测不仅有助于揭示其自身的演化历程,以及太阳系早期状态,也能为认识地球的演化过程提供重要线索。科学家普遍认为,地球在形成初期并没有水和有机物质,是小天体的碰撞将这些物质带到地球。

  天问二号任务为何选定小行星2016HO3和主带彗星311P?受访专家指出,这两个小天体均具有良好的工程可达性和独特的科研价值。

  地球的“神秘舞伴”

  2016年,人类首次捕捉到小行星2016HO3的踪迹。它运行于地球轨道附近,其环绕太阳公转周期与地球公转周期接近。

  一直以来,这颗地球的“准卫星”都在以特殊的方式与地球“共舞”,并与地球保持着微妙的距离。当它行至地球前方时,会被地球轻柔地推开;待地球向前运行时,它又悄然加速追赶,像是永不停歇的追逐游戏。据悉,由于它的轨道相对稳定,经过前期轨道设计,探测器需相对较低的能量即可抵达。

  小行星2016HO3个头小,直径仅40米到100米左右,地基望远镜很难观测到,迄今为止,人们对它的了解依然十分有限。

  刘建军说,关于这颗小行星的来源,目前有很多猜测。有观点认为,它可能是月球被撞击后形成的碎片,有的认为它来自小行星带,被地月系捕获形成,还有人认为它原本就存在于这条轨道上。“它究竟来自何处,物质组成如何?有待人类进一步探测研究。”

  “活跃的小行星”

  另一个探测目标主带彗星311P的选定亦是如此。主带彗星311P运行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中,它既像小行星般沿固定轨道行进,又像彗星一样喷发尘埃,被称为“活跃的小行星”。这在干燥的小行星带中十分罕见。

  “理论上,主带彗星311P应表现为岩质特性,为何它像彗星一样有喷发物?它究竟是在小行星带中原生产生的,还是从外太阳系捕获形成?这些问题当前仍没有答案。”刘建军说。

  专家指出,近距离探测这颗特殊的小天体有助于了解这类小天体的物质组成、结构以及演化机制,填补太阳系小天体研究领域的空白。

  如何探?

  科学家们期待通过天问二号任务的实施,进一步揭开这两类小天体的神秘面纱。

 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韩思远表示,天问二号探测器针对小行星2016HO3和主带彗星311P科学探索任务,搭载了11台科学载荷,将对相关天体地貌、物质组分、内部结构、可能的喷发物以及轨道力学等方面开展研究。

  “在取得小行星样品后,我们还将对样品物理特性、化学与矿物成分、同位素组成和结构构造等方面开展研究测定。我们也希望通过天问二号任务实施,能够在这两类小天体的认知、起源、演化等方面取得科学研究突破。”韩思远说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国海军辽宁舰、山东舰编队首次开展双航母编队演练

航展开幕当天,中国国产大型客机C919和支线客机ARJ21还获新签56架飞机订单,分别为西藏航空与中国商飞签署40架C919高原型和10架ARJ21高原型飞机订单;河南航投与中国商飞签署6架ARJ21衍生机型订单,包含ARJ21灭火机、ARJ21医疗机和ARJ21应急救援指挥机。

外交部:今年第三季度外国人入境818.6万人次,同比上升48.8%

报名应聘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进行,报名网站地址为前程无忧网校招页面(http://campus.51job.com/chinanews2024/)。

三部门: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

她说,黄河三角洲地区淡水资源先天不足,年均蒸发量远远高于降水量,遇到黄河断流的年份,便会面临湿地面积萎缩、质量下降、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威胁。

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“空空中转”刷新货运速度

目前,浙江省及其沿海各地正加紧部署防台工作。浙江省防指18日已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,浙江省水利厅同日启动水旱灾害防御(防台)Ⅳ级应急响应。

千年古城山西新绛:“指尖”非遗“捏出”家国情怀

改革开放之初,我们打开国门,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落后,更加深刻认识到对外开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。邓小平同志指出:“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,发展不起来。”从1978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接见外宾时谈到我国“实行开放政策”,到对外开放被确立为我国基本国策,再到党的二十大提出“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”,改革开放40多年来,我们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、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,坚持打开国门搞现代化建设,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关系的认识。提出“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”,意味着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规定性和必然要求,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密不可分。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表明,人类的现代化进程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相互重叠、相互交织。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,不可能脱离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、关起门来单靠自身来完成。不对外开放,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取得今日的辉煌成就,也不可能开创明日的美好前景。只有开放的中国,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